低價、內卷不是亞馬遜賣家的“專屬”,貨代圈亦如此,尤其是海外需求疲軟、貨量不足的情況下,有些貨代怪招齊出。從“美西FBA九大倉全程0元送還返利”到“美國海運1.98元/KG”,部分貨代企業(yè)降低自己的利潤,壓低報價,期望以此獲得更多的訂單,低價攬貨愈演愈烈。
從找船變成找貨,從客戶主動找貨代詢價、訂艙,變成貨代花式拓展客戶,“卷還是不卷”已經不是問題了,多數(shù)貨代為了生存都在被迫內卷,后疫情時代,貨代圈也迎來了新一輪大洗牌。
01
海運只需1.98元/KG?
“美國海運只需1.98元/KG,這個海運價格各位敢嘗試嗎?”近期,某貨運公司的海運報價海報在各大社群流傳,也讓不少賣家發(fā)出靈魂疑問,真的會有賣家敢嘗試嗎?
疫情成就了一大批貨代,彼時的貨代公司大量招納新人,有些貨代即使手里沒有貨,但是可以倒艙位賺錢,如今海外需求疲軟,恢復緩慢,市場行情不好,貨源少艙位多,中小貨代公司注定面臨生存壓力,看著逐漸下滑的業(yè)務量,一些貨代便走上了內卷之路!
低價獲取訂單成為貨代圈的生存常態(tài)。從一位貨代最新的報價來看,海運價格從2022年下半年的9元/KG到如今的美森海派最低7元/KG,COSCO定提最低3元/KG起。對比疫情期間動則20元/KG的價格確實下降許多。
不少賣家更是直言,最近的海運價格確實比較低,貨代報價參差不齊,最低兩塊多的,但是想要分配到三大倉比較難。對于貨代公司海運1.98元/KG低價攬單的行為,跨境賣家與圈內貨代也是議論紛紛。
為什么能做到如此低的價格?部分賣家猜測,可能是跟電磁等敏感產品一起發(fā),也可能是有限制倉庫,甚至到最后可能貨物不翼而飛,無人擔責。各大社群流傳的海報上的這家貨代公司,他此前合作過,據(jù)他了解,上述貨代公司近期在搞活動,才會有這么低的價格,以前沒有這樣的操作。
其實貨代公司平常也會搞優(yōu)惠活動,但是價格過低很可能是一種噱頭,目的是為了讓賣家訂艙。
今年開年以來,貨代用超低價攬客的消息屢見不鮮,此前,一家貨代公司打出“全程0元送還返利”的口號,也是引發(fā)不少關注。據(jù)悉,深圳某貨代公司在朋友圈公布了最新的物流報價表,表示終于把運費殺到0元/KG,ONT8,LGB8,LAX9,SBD1免運費,海運頭程零運費!而且該貨代還特地留言補充到:可以“保時效保上架”、“必裝柜”!
對于如此離譜的報價,不少賣家和貨代同行都為之震驚。“0元收貨可能會大概率出現(xiàn)時效不保證,貨物丟失,或者拿普通貨配敏感貨的情況,即使是活動大促銷,也可能存在較大的貨物風險。
有貨代行業(yè)人士總結美森快船限時達的各種低價套路:
1、低價大量收貨,CLX柜子拿1.2個;普船拿7.8個!然后拿正班的柜號給你,貨裝普船,再來個自己舉報自己查驗,然后就全部通知限時達查驗(實際是裝了普船),一而再再而三的各種延誤推諉;
2、實際是開船18個自然日提取,玩文字游戲,告訴你18個工作日提?。?/p>
3、賠償方案玩字眼游戲,通常是延誤一天退1/KG,直到運費賠完為止,他就給你來個退1/KG/工作日,最高賠償3RMB/KG……
“現(xiàn)在市場上的價格做得奇低,有些公司的報價甚至低于了成本價格。往往這種超低價甚至不要錢的貨代,都是只負責發(fā)貨,不負責到貨,市場就是被這些人破壞的。”
在其看來,貨代市場雖然受到行情影響,但一分價格一分市場,貨代內卷,在價格上作出了讓步,壓低了自己的利潤,從長遠的發(fā)展角度來看,這并不是一個良性的競爭。畢竟面對如今萎靡的海運市場,許多中小貨代企業(yè)已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。
02
貨代新一輪大洗牌
2022年,受歐美高通脹、海外關稅政策多變、海外查驗監(jiān)管更加頻繁等影響,導致需求不暢,部分商品和物流線路甚至出現(xiàn)價格倒掛的現(xiàn)象,中小物流服務商由于抗風險能力較低,營收受到影響,尤其是中小型貨代,在下半年頻繁發(fā)生暴雷事件。雨果跨境《2023年跨境電商行業(yè)趨勢報告》顯示,71%的貨代企業(yè)營收在2022年沒有增長,其中業(yè)績下滑的企業(yè)占比58%,下滑超過50%的占比16%。
海運價格暴降!貨代1.98元/KG也敢報
需求疲軟,貨量不足,直到現(xiàn)在,貨代圈依然感受到一股股寒氣。寧波航運交易所發(fā)布的海上絲綢之路最新一期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(海運及海運附加費)分別為1161美元/FEU和2088美元/FEU,分別較上期下跌0.2%和4.8%。上海港出口至澳新以及至南美基本港市場運價(海運及海運附加費)較上期分別下跌1.1%和5.2%。由此可見,北美貨量回升速度依舊緩慢,航線運價繼續(xù)走弱。
雖海運價格持續(xù)下降,但是對比疫情前依然處于高位,持觀望態(tài)度的人不在少數(shù),面對不斷壓縮的生存利潤,不少貨代選擇了主動出擊。